首页 > 地方动态 > 地方 > 广东 >

面向妇女儿童家庭服务更精细更有温度

2023-12-25 11:07:47来源:中国妇女报

“孩子9月份已重新回到学校,这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前我们总认为是他自己的态度问题,现在才意识到家庭关系的改善也有很大影响。”家住深圳福田区的陈女士表示,孩子小军(化名)去年开始停学在家,今年参加深圳市妇联“阳光成长”停学青少年家庭综合指导服务项目以来,在妇联、教育等多方力量协同下,孩子最终成功回到学校。

陈女士的切身感受,勾勒出深圳市妇联着眼家庭急难愁盼、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清晰图景。如何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城市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是深圳这座先行示范之城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深圳市妇联牢记引领联系服务职责定位,以先行示范标准要求不断书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篇章。

强化系统思维、顶层设计 构建家庭建设“五大体系”

深圳市妇联先后在“十四五”规划、妇女发展规划、儿童发展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改革创新,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工作保障。同时,为破解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瓶颈,深圳市妇联围绕总体工作部署,以家庭为基、家风为体、家教为用,着力构建包括家庭文明、家庭教育、家庭服务、家庭平安、家庭发展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面向妇女儿童家庭的服务更加精细、更有温度、更能感知。

如在家庭文明建设方面,深化创建“最美家庭”、关爱家庭示范单位等先进典型,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家庭教育建设方面,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家庭公共服务水平,并进一步完善家庭服务功能;在加强家庭平安建设方面,深圳市妇联创建深圳市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智慧系统,实现维权关爱工作一网统管、妇儿诉求一屏掌控、联动处置一键分拨、事后跟进一目了然、维权关爱一体推进“五个一”,得到全国妇联充分肯定;在家庭发展建设方面,坚持“从一米高度看城市”,打造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标杆,推动社会保险、教育等各领域进一步完善家庭友好公共服务体系。

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积极探索城市社会治理“家路径”

在近日落幕的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展示交流会上,以关爱单亲、失业、家庭遭遇困难的“阳光妈妈”为原型创作的短片《阳光背后》,荣获2023中国公益映像节“政府/事业单位类最佳作品奖”。该项目是深圳妇联瞄准民生幸福目标、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社会转型加速、家庭功能分化、利益诉求多元等新形势下,深圳市妇联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充分发挥根植基层、贴近群众、联动各方的优势,积极探索城市社会治理“家路径”。

为更好回应新时期家庭发展的新需求新期盼,深圳各级妇联始终牢牢掌握着“三张清单”,即“问题需求清单”“民生服务清单”“社会资源清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破解当前家庭教育供需矛盾,深圳市妇联着力夯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编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指引》,每个街道将建立一支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队伍。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联合相关部门发布“校家社协同育人十大行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全链条,促进儿童茁壮成长。

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厚植家文化推动湾区文化交融

深圳流动人口多、年轻人口多,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等特征明显,宗族支撑和代际传承相对较弱。如何增强社区中家庭之间的联结,以及家庭代际之间的联结?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深圳找到了关键密钥:加强对岭南文化、红色根脉、特区精神、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活起来、潮起来、燃起来,如三代人观看红色电影共忆初心,举办汉式集体婚礼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市妇联一直注重把握“湾区所向”,对接“港澳所需”,竭尽“深圳所能”。成立了全国首个涉外涉港澳台家事调解中心,创新选树“友好最美家庭”典型等,并组织三地家庭共创《秘密大营救》《回家过年》等主题原创绘本,赓续红色根脉,厚植家国情怀。

近年来,深圳市妇联还加大对口帮扶地区深汕、汕尾、喀什地区等地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力度。据统计,仅在喀什一地已推动落实关爱妇女儿童家庭援疆民生项目69个,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善款和物资折合近1000万元,助力推动深喀两地春蕾助学、免费婚检等多个项目,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项目已惠及当地各民族妇女1.5万人次,用行动践行“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责任编辑: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