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动态 > 地方 > 重庆 >

重庆“一图一棋一网” 筑实家校社共育同心圆

2023-10-24 02:54:02来源:中国妇女报

如何正确处理“大娃”“二娃”和“三娃”的关系?孩子迷上手机平板怎么办?“双减”后孩子的课外时间怎么办……近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长陈中梅以百果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员”的身份举办讲座,为家长指点迷津。

2022年,在渝北区妇联的推动下,仙桃街道16个社区为空港新城小学的144位老师颁发“家庭教育指导员”聘书,开启了家校社协同育人“12345”工作。“1”是围绕1个目标,即指通过家校社协同,实现1(家)+1(校)+1(社)>3的效果,最终达到“传承好家风 幸福几代人”的目标;“2”是直击各方家庭教育孤岛化和家庭教育内容空心化两个痛点;“3”是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小区宣教站点、梅花线上课堂三个平台;“4”是运行信息互通、协同评价、资源打捆、品牌共育4个机制;“5”是实施“白+黑”课程培训、家长点单“梅花”解惑、家庭教育进小区、爱心帮扶项目、以文化人5个项目。一年以来,通过“12345”工作撬动了社区、学校优势资源,激发了家庭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家校社同频共振,形成了“面上普及、片上开花、点上突破”的共育局面。

近年来,重庆市妇联组织全市各级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家校社共育高质量发展。

精心组织实施 画好家庭教育“推进图”

“隔代教育,就是一种合作,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跟孩子父母的合作;合作需要沟通,教育孩子大家就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日前,在开州区龙珠社区举办的“隔代教育”家庭教育讲座上,区家庭教育指导师、退休干部姜正惠讲授了“隔代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社区居民李阿姨告诉记者:“女儿女婿工作繁忙,外孙多是自己在带,这次讲座让我知道隔代教育不能替代父母教育,希望我也能成为一位与时俱进的外婆。”

创新助推“依法带娃”,源头落实多方共育。重庆市妇联积极推动出台全国首部家庭教育地方性立法《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促进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职责任务分工》,制定实施重庆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牵头联动下发《关于建立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推动将“建立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重点任务指导清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现了“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参与、政府推进”。

除了家庭教育推进的顶层设计,重庆市妇联还优化家教指导服务,建立全国首批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组建“两库一队”(专家智库、市级师资库、志愿服务队)家教指导队伍,联合市教委建立“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重庆市家校社共育评估监测中心”“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编印《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读本》丛书,在全市实施“家庭教育百场讲座进万家”项目、“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提升行动”,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积极开展特别指导,大力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工作举措 下好家庭教育“关键棋”

“是区检察院、区法院和区妇联救了我女儿,救了我这个家庭。”四川籍单亲妈妈袁某感激地说。今年年初,永川区检察院在办理一件抢劫案时发现,未成年人刘某因父母疏于管教,结交不良少年后结伙犯罪。区检察院委托当地检察院进行异地社会调查,并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异地观护帮教。区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区妇联多次对其母亲袁某进行教育,要求其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经过多方努力,袁某改变了之前对女儿的放任态度,多次从四川赶到永川参与刑事诉讼,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刘某也重新回到学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庆市妇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探索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工作,推动全市各区县110报警中心设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对不当履行家庭教育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实施训诫。联合出台《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机制的意见》,推动重庆高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试点工作。江北区、南岸区、綦江区等也分别开设“模拟法庭”、启用“移动法庭”、开展“亲子互动”,让群众沉浸式体验法律力量。

与此同时,重庆市妇联实施“父母成长计划”等项目,创新家庭教育教程,拓宽“互联网+”家庭教育传播渠道,促进家庭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潼南区妇联依托尚昆故里建成全市首个家风教育基地;开州区妇联开展家教讲座进学生家等活动;巴南区妇联建设全市第一家“图书馆+阅读心理治理”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沙坪坝区妇联打造“星星家校牵手会”等共育活动;渝中区、巫溪县、江津区、荣昌区妇联建好“一个机制”,搭好“一个平台”,培优“一支队伍”,构建“家校社共育”服务模式。

坚持需求导向 织好家庭教育“关爱网”

新学期开学,南川区黎香湖中心校的冉长芬为困境儿童小兰准备了行李,并把她送到学校。一路上,冉长芬细细叮嘱小兰要努力学习知识、和同学友好相处。旁边的同学不无羡慕地说:“你妈妈真的是太宠你了。”“爱心妈妈”冉长芬对于小兰来说,不是妈妈胜似妈妈。她为小兰争取到项目经费,让先天残疾的小兰扔掉拐杖学会走路。她陪小兰走亲访友过节日,温暖了其孤独敏感的童心。她多方奔走帮小兰重新回到学校,让一个困境家庭有了新的希望。

“爱心妈妈”是重庆市家校社共育中温情的一环,近年来,全市1万名妇联执委担任“爱心妈妈”“一对一”结对指导困难儿童家庭教育。重庆市妇联还大力推广“情暖童心相伴成长”等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开展6轮区县全覆盖困境儿童心理团体辅导。同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教指导服务体系,联合实施“十百千万”家教队伍培养计划,弘扬优良家风优化育人环境,让科学家教理念、先进家教方法进入千家万户。铜梁区妇联为困境儿童举办成人礼,丰都县妇联创设家庭教育互助会,彭水县探索亲情驿站和留守儿童之家“一站一家”模式等,这些措施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失管脱管、家庭教育失位缺位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

责任编辑: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