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动态 > 地方 > 河北 >

河北省妇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 花式守护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2023-08-18 03:09:07来源:中国妇女报

暑期以来,河北省妇联以家庭和少年儿童在暑假期间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指导、安全知识培训、关爱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组织优秀家庭教育讲师在多地开展了97场家庭教育讲座和49场亲子实践活动,并招募1.2万多名“爱心代理爸妈”对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极大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

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暑期以来,河北省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家庭和少年儿童在暑假期间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指导、安全知识培训、关爱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家庭和儿童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极大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

播种育苗 做好思想引领

“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十几个热血青年在运筹着一个红色的理想。”小朋友李芮萱稚嫩的声音伴随着手工制作的蓝色波浪和红色游船,将100年前那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是河北省2023年家庭亲子朗读竞赛的场景。

7月以来,河北省妇联联合省教育厅举办了“少年儿童心向党书香飘万家 阅启新征程”家庭亲子朗读竞赛,在全省范围征集家庭亲子朗读作品3804部,评选出“家风颂”“西柏坡之歌”等100部优秀作品在“知子花开家长学堂”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唱响新时代爱党爱国爱家主旋律。

同时,河北省妇联联合省科协、省教育厅、河北广播电视台启动了“科普进万家”活动。组织孩子们聆听航天员蔡旭哲逐梦航天的经历和航天研究员李英贤家庭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的事迹,参观无人机科普基地、家庭亲子快艇航行赛和航空飞行营地等,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

暑假期间,为进一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家教知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河北省妇联特别开设“知子花开河北省暑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优秀家庭教育讲师陆续在石家庄、秦皇岛、廊坊、沧州、雄安新区等地开展了97场家庭教育讲座和49场亲子实践活动。讲师们从《解析0~6岁儿童敏感期》到《如何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以及《做有支持力的父母123》等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入手,引导家长和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和倾听,更好理解对方的感受。

联动培训 守护生命健康安全

“嗡”随着一阵刺耳的消防警报声响起,石家庄藁城区某学校的40名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俯身、快速按照安全出口的路线有序撤离。1分30秒后,孩子们不慌不乱来到安全地带,老师立即清点人数,无一人遗漏。这是暑期消防夏令营中的一幕。小学生们还在消防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灭火器使用和逃生路线规划等实战演练。

暑期是儿童安全事件频发的特殊时期,河北省妇联聚焦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家庭责任等热点,与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密集发布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普及心理健康、女童保护等安全事项和相关知识。同时,引导各地妇联联合消防、公益组织、社区、街道等部门开展火灾、地震、防爆等不同主题的应急演练,在模拟实践中提高少年儿童及家长的应急应变本领。

除了人身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也是妇联家庭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7月,河北省妇联在“知子花开家长学堂”微信公众号和冀时客户端等线上平台对征集到的“知子花开净网护苗妈妈有话说”优秀视频作品进行展播,向家长和少年儿童传授预防沉迷网络的经验做法,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帮助少年儿童和家长自觉抵制不良网站。

关心关爱 让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8月初的一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营乡薛庄村,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大人的帮助下,经过捆扎、浸染、煮制、晾晒,一件件“玛瑙缬”“鹿胎缬”等有趣的扎染作品像变魔术一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炫耀着……这是秦皇岛市妇联组织的亲子体验活动,来自卢龙县的困境儿童和结对的“爱心代理爸妈”一起学习染缬的历史发展脉络,体验扎染制作工艺。

截至目前,河北省妇联已招募1.2万多名“爱心代理爸妈”对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暑假期间,河北省妇联要求“爱心代理爸妈”根据结对儿童实际需求提供生活帮助、情感抚慰、学习指导等服务,帮助孩子们丰富精神世界和增长学识见识。8月9日,河北省妇联召开“爱心代理爸妈”巾帼志愿关爱服务座谈推进会,强调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每月联系一次、每季做一件实事、每年过一次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精准关爱,让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另外,这个暑假,全省110名罹患重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儿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暑期礼物来自省妇联的4000元关爱救助资金。接下来,河北省妇联还将募集发放中国人寿春蕾保险1000份、省妇儿基金会关爱成长包500份,用于缓解困境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就医困难。

责任编辑: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