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动态 > 地方 > 陕西 >

陕西汉中巧娘探索产业增收新模式 传承非遗文化,带动妇女巧手致富

2023-08-08 02:36:14来源:中国妇女报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自古以来,女性劳动者就是名家诗篇中赞扬歌颂的对象。如今的天汉大地,诸多非遗传承人、巾帼手艺人,通过自己的巧手实现个人理想、创造社会价值、带动妇女致富。

指尖“织”出共富梦

陕西省汉中市的秦巴山区,有这样一个“藤编之乡”南郑区黄官镇。南郑县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个小镇的水井村,憨厚而淳朴的李静就是南郑县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带动一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巾帼女将。1993年她开始传承藤编技艺,2013年倡导发起成立了南郑区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妇女积极发展藤编手工艺品生产,使藤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独特、工艺精湛远近闻名,合作社效益好、吸纳妇女群众多、示范带动性强,成为当地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示范基地。

在李静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藤编产业成为全镇一乡一品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4年以南郑区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成立了“藤编技艺”传承基地。先后荣获“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陕西省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21年“汉中藤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广州务工的两河镇红庙村脱贫户吴元明夫妇返乡从事扇编手工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庄子村郑芝玉因身体残疾无法出门正常生产劳作,加入合作社在家从事藤编,月收入1800元,实现了再次就业。2022年,合作社安置脱贫户、残疾人、留守妇女就业128人,全区从业人员2187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藤编产业工人,他们依靠藤编技艺编织出美好新生活,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黄官藤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是南郑区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经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典型案例。

以李静为代表的当地妇女从民间手艺人走街串巷,到家庭作坊式生产,逐步形成一条集原材料种植、专业化加工、技术培训、品牌宣传、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探索出“传承人领办龙头企业、手艺人参与合作社、勤快人组建家庭工坊”的新型联农带农机制和农民合作经营新模式。

汉中市南郑县锦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盛赞汉中藤编,对我们发展藤编产业给予了极强的精神鼓舞、奋斗感召。作为一名藤编手艺传承人,我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拼搏,带动更多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家庭增收致富。”

飞针走线“绣”出幸福日子

绵延的秦巴山脉中,孕育着一支土生土长的古氐羌民族。汉中有着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承着千年古老的刺绣工艺羌绣。羌绣是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留存至今最为鲜活生动、与羌人生活最为密切、最能与现实世界对话的羌文化遗产。而在如今,新一代传人用她的产品打破大山的阻隔,成为对外宣传的名片,她就是羌绣工艺传承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王小琴。

1996年,王小琴到了宁强羌南服装厂当学徒,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并成立了自己的服饰公司。2008年,在一次返乡途中,她发现许多懂刺绣的山区妇女穷困度日,年事已高的绣娘没有传人,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这时一个强烈的愿望撞击着她的脑海“我要把母亲传给我的羌绣传承下去,我要让穷困的姐妹们用羌绣挣钱”。

为“抢救”羌绣,王小琴花了四年多时间,走村串寨拜访上百名羌绣艺人,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文化内涵,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她还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学习羌绣艺术。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王小琴的刺绣技法已炉火纯青,制作的“2008奥运会”会标及“2022冬奥会”会标等7幅作品,被国家奥运体育馆永久收藏。

多年创业经历,让王小琴敏锐地发现,要保护羌绣,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让广大山区绣娘足不出户也能走上致富路。

2015年,王小琴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并投资80万元,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成立了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从事绣件绣品的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

为提高绣娘刺绣技术,王小琴走遍了全县的每一处村村落落,去挖掘热爱刺绣的爱好者,无偿地教她们刺绣理论知识,在她的悉心传授下,绣娘们的刺绣技巧日趋精湛,生产出的绣品绣工细致、图案秀丽、色泽艳丽,得到市场的认可。

截至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王小琴创新“公司+传习基地”“公司+工厂”“公司+合作社”三种模式,灵活采用“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方式,建成大型移民集中安置点社区工厂3个,吸纳126名脱贫妇女楼上住宿、楼下就业,实现增收5000~20000元;建立边远镇村羌绣专业合作社,公司免费发放原材料,定期上门回收绣品,12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大力实施“扶技+扶志”产业帮扶行动,帮助残疾人、弱劳动力通过刺绣技艺实现就业增收,累计吸纳23名残疾人、300余名弱劳动力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两万余元。

昨天的保护、今天的传承、明天的创新,王小琴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汇聚众人智慧,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她深知羌绣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想到了“非遗进校园”,为此她主动和学校及非遗保护中心联手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县5所学校每周各上一节刺绣技艺传授课,同时展示羌绣制品,让孩子们从认知羌绣、感知羌绣美、学习羌绣技艺入手,让非遗文化扎根在未来。(党柏峰 陆颖琨)

责任编辑: 陈洁